精仿劳力士金手表 早早发力的劳力士,在自动机芯的研发中更是势如破竹,当所有机构还在纠结着尝试如何让上链更加简单有效时,品牌已于1931年研发出了全球首创的360度自动上链机制,并为此申请了多份专利。在专利的保护下,自动机芯旁若无人般继续迈向精准天文台标准,纵观当时机芯等级一栏描述中“或无天文台”字样的标注屈指可数,而搭载此类机芯的泡泡背(bubble back)和王子表一样是精确时计的代表。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前,瑞士天文台腕表基本是劳力士的天下。 相比劳力士,由Louis Brandt于1848 年创办的欧米茄虽出道比劳力士早,其腕表却直至1940年前都未曾出现在天文台的记录中。但韬光养晦的欧米茄在其著名的19法分机芯基础上交出了另一份答卷,它就是30T2机芯,一出现便创下各种天文台记录,成为一代经典。也就是从这时开始,天文台的光芒开始闪现,好戏就要上演。很快30T2就被改良成自动机芯,即3系机芯,虽然还只是撞陀,但伴随着星座系列1952年的闪亮登场,以该系列为主力发动的攻势一发不可收拾。随着劳力士360度自动陀专利于1948年到期,欧米茄5系机芯随即搭载着360度自动陀来势汹汹。晚成的欧米茄以精准度著称的星座系列对抗劳力士,在整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其天文台认证数量均超过劳力士,其自产的5系7系机芯以杰出的表现和超高的素质让欧米茄尝到了天文台霸主的甜头。而这两竞争对手早已甩开其他品牌成为天文台腕表的两大霸主。 对于劳力士与欧米茄这对竞争对手来说,也在石英风暴选择了不同的走向。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今天的选择,会导致日后的别无选择。言重了,可见选择的重要性。但回过头细想,当时以精准赢得天下侧目的欧米茄,在同样以精准为目的的石英项目研发与生产中,参与度想必是极高的。品牌早在1964年便开始发开电子表。在当年众多大品牌共同组成的BETA集团合力研发石英机芯的队伍中,劳力士和欧米茄都起了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代表作如著名的BETA21机芯,欧米茄以此为基础开发出了f 8192机芯,甚至之后在追求更精更准的道路上不遗余力地研制出频率为2.359.296赫兹的封装谐振器,即2.4MHz机芯,而其机械机芯则日渐式微。 反观劳力士,尽管参与到了石英机芯的发展中,却并没有大批使用这个当时还未通过广泛认证的机芯,部分投入使用的石英机芯都经过了长时间的测试,同时,并未放弃机械机芯的研发生产,在石英时期诞生的优秀的机械机芯仍不在少数,劳力士的保守让它选择了和老对手欧米茄不同的路。 |